2016上海开车进藏日记(24天穿越14省全程1万3千公里阿里神山圣湖滇川新青四大进藏线)

-回复 -浏览
楼主 2021-08-30 12:07:49
举报 只看此人 收藏本贴 楼主

零:从藏区回到上海几天,阴雨连绵,空气舒适令人“醉氧”。我从办公室遥望停在园区的小吉(吉姆尼),行李没收拾完,车顶箱也未拆,回想这一路星夜兼程,就在昨天又恍如隔世。6月4日到27日,珍稀的猴年马月里,我完成人生两大重要心愿。从上海开车到西藏,24天穿越14省份,滇藏进转川藏到拉萨、走新藏抵阿里、青藏回,一次走了四大进藏公路,全程1万3千公里,探访神往已久的神山冈仁波齐与三大圣湖。走完两大感触,一小吉是款好车,如同那对开着路虎卫士环游世界的老夫妇所言,车虽慢但很可靠,这种可靠性在长途穿越中尤其重要;二阿里这样艰难地方都开车走过,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让自己畏惧呢?这是一趟为内心而走的旅途,在此把沿途见闻整理成日记体,存档纪念。风景再美也大同小异,所遇人和事却各有不同。


长途奔袭归来的小吉


2016开车进藏路线图


D1 (6月4日)上海-江西金溪 630KM


4号周六,今天整理行李,加上到照相馆拍照,一直耽误到下午3点多才启动小吉出发。之前在很多个深夜里离开公司畅想过的“说走就走”,到了成行才知那太偏理想主义。一个人出行还好,两个人的复杂程度就成系数的增加。


我花了至少一个星期时间淘装备,干粮、睡袋、户外汽灶、军用油囊、上厕所的简易帐篷、军工马扎、充气床、大疆飞行器...希望把出行安排的尽量舒适,面面俱到。小吉被塞的满满当当,有种背井离乡的感觉。


小吉装车完毕


出发前我问小姑娘,都准备好了吗?不后悔?她郑重点了点头。把晒黑看成人生第一惨剧的她,为防沿途有其他姑娘给我送温暖,咬碎牙齿陪同我走这段人生不寻常的旅程。念叨了好多年开车去西藏,没想这天就这样到来了。长达3周假期,曾经想都不敢想。本来是猴年马月的事,谁让猴年马月到了呢。那就去做,以梦为马,莫负韶华。


出发时间晚,这一天只跑了600多公里。为节省时间,我们夜宿休息站。还担心过东西带得太多用不上被人嘲笑,未想第一天就把所有装备都用上了。

夜宿金溪服务区,车里杂物放在旁边帐篷里


D2 (6月5日)江西金溪-广州 800KM


昨晚双人充气床在小吉上的首次试用,不是很成功。一是头朝着车尾,空气流动不足;二是气床底下凹凸不平,夜里翻身像在滑滑梯。早上睡醒,哈欠连连。晚上要赶到广州,这一天关键词是赶路、红牛。晚上9点多抵达广州。大着肚子的妹妹,指挥妹夫给我们准备晚餐。我饿的像刚从西藏回来一样,把桌子一扫而空。


马家广州大本营


D3 (6月6日)广州-广东电白 330KM


2016.6.6是我选好的回老家领证时间。我喜欢数字6,一直赶路也是不想错过这日子。早上睡醒从广州开出,家里空无一人,妹妹在妹夫陪同下早早去做产检了。广东到电白这段路我开车走过好几趟,很喜欢,广东高速服务区应是全国档次最高的,有真功夫、星巴克。江浙沪一带设施都不错,就是吃的简陋了些,来去都是嘉兴粽子。

全国好像只有广东的服务区有真功夫


下午3点,,在县里上班、与我们家结识多年的阿姨早早等在那里,找好了熟人,全程绿色通道,拿到两本小红册子,从此宣布两人合法持证上岗。小姑娘说,手续办的太快,还没感觉到人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外面下起倾盆大雨,下吧,水就是财。办完手续,老爸说要赶回单位大院先占个车位,我说不急,我带小姑娘先回乡下老家看看。看看小学、初中,我成长的地方。遭大肚婆妹妹调侃,“中年富商携娇妻衣锦还乡”。

小吉在小学门口留影


晚上与老乡在县里老牌茶楼“桃花源”一聚。他原计划跟我们走一段滇藏线,很遗憾没请到假期。收到他准备的一对崖柏挂饰,上面刻上我们计划走的路线,以及日期2016.6.6,非常有心。


老乡送的崖柏挂饰


D4 (6月7日)广东电白-云南罗平 960KM


最初折回一趟广东,除了领证,还想从大理走怒江,挑战第八条进藏公路丙察察。丙察察是一条战备公路,从云南丙中洛乡-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-察隅县城,全长270公里。其中从丙中洛乡秋那桶村到察瓦龙乡的87公里,有两处极其危险路段,沿怒江修建、只容单车道通过的悬崖烂路,和滚石坡地段的大流沙。每年都有大量越野爱好者,和不甘走平凡路进藏的人,都对丙察察跃跃欲试。小吉论坛很多人也把丙察察定位成小吉进藏的朝圣之路。今年由于修路,加上雨季塌方、断桥,一直到出发前路都没通。遗憾放弃,改走滇藏线进藏。

丙察察(此图来自网络)


从电白到昆明一千多公里,老乡建议我们在广西百色歇一晚。开了起来,总想多往前赶,给后面留出时间。拿着手机地图选夜宿点,戳来戳去看到昆明附近有个罗平。记忆中云南有个著名的罗平油菜花,一查就是这里。这季节没油菜花,可以看看那边漫山遍野馒头状的小山包。有说,未知与不确定性是旅途最大的乐趣,看来我们已渐入佳境。


在携程选了一家口碑很好的精品客栈,女主人有心,早上要送娃早睡,给我们发了短信,让他先生一直等我们到夜里1点多。客栈设施、品质,抵得上大部分洱海的客栈,云南旅游文化已深入人心。

罗平一家很有品质感的客栈


D5 (6月8日)云南罗平-大理洱海 550KM


小吉在昆明4S店做了1万4千公里保养


馒头状的小山包,今天查了是喀斯特地貌,景点叫“金鸡峰从”。非油菜花季节是淡季,没门票,景色看起来也逊色不少。天气很好,进入云南之后,天很低,蓝,白云朵朵,与中原有明显识别度。小姑娘发了条朋友圈,配的文字我很喜欢,“那就越走越远吧”。

小吉在罗平金鸡峰从


晚上住宿点选在大理洱海,客栈是妹妹之前推荐的,就在洱海边。昆明到大理全程高速,这段路2013年国庆走过,当时白天开车没发现这么难开;夜里开这段路,急弯多,加上小吉排量小提不起速度,备受折磨。赶到洱海,又是夜里一点多。


D6 (6月9日)大理洱海-德钦奔子栏镇 380KM


2013年国庆从昆明租车自驾香格里拉,途经大理,没住洱海,留下一大遗憾,这次想补上。在洱海边醒来,不能睡懒觉。在客栈大院子里,果树下,吃早餐。吃饱拍拍照,该中午退房了。

洱海边的早餐


我在院子里磨磨蹭蹭舍不得走,想起临出发前买的大疆飞行器,一直没时间试飞。拿出来摆弄半天,在客栈门口勉强起飞。动静吸引到一小女孩和她妈妈围观,新手一紧张,遥控器误拨,飞行器坠落在树丛里。首飞坠机,我又尴尬又心疼。捡起来擦擦尘土,庆幸它没坠到洱海里。等小女孩走远,我到旁边一块草地上再次试飞。二飞顺利,吸引到三个大白腿姑娘来围观拍照。我忙于装酷,疏于搭讪。离开大理时,忽然想听《心花路放》那首歌,“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,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?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,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”。

第二次成功试飞航拍洱海


大理到丽江通了高速,少走一百公路盘山路。丽江到香格里拉这段,不想重复走当年走过的国道,选了一条“香维线”,香格里拉到维西,公路沿着怒江而修,景色俊美。前半段很兴奋,这就是一条豪华版的“丙察察”;后半段很后悔,天黑之后,沿着怒江边拐来拐去,拐到精疲力尽,近乎绝望。我记得离开香维线,转上国道滇藏线时,还憋着一泡尿,下身和大脑都近乎麻木。到达夜宿地点奔子栏镇时,如凤凰涅磐。


D7 (6月10日)德钦奔子栏镇-德钦佛山乡 430KM


早上醒来,发现我们住的酒店,修在金沙江边。房间很大,望江是大落地玻璃窗,名副其实的江景房,只要100元。也是从这开始,我们发现了携程很坑。携程标价200,作为中间商利润高达100%。昨晚我们抵达酒店门口,淡季,大门已关。给门口预留手机打电话,出来一藏族汉子,手脚麻利的给我们开门,开灯,看房间。不抬价,不磨蹭,收了100元房费,押金都不要。进藏区之后,极少遇到收住宿押金的情况。


金沙江边的藏家客栈


离开奔子栏镇,赶往今天两个景点,金沙江第一湾,梅里雪山。前者很像我们在美国大峡谷附近看到的马蹄湾;梅里雪山最出名是早晨的日照金山,我们到的是下午,在雪山前飞了一会儿无人机,天色还早,来不及等日落,收好家伙继续赶路。在梅里雪山飞来寺观景台,遇到几位上海过来的老人摄影团,得知我们两人这一路走来,说“你们胆子真大”。

金沙江第一湾全景图


梅里雪山雾浓顶


梅里雪山飞来寺


途中出现第一次高原反应,下午吃多了,海拔一高,就有头晕和呕吐感。那顿饭从下午恶心到傍晚,从那开始吃饭只吃6、7分饱。原计划晚上赶到芒康,天黑之后高反加剧,沿途找客栈住下。佛山乡,隶属德钦。客栈开在滇藏线的国道边,与昨天类似,也紧挨着金沙江。老板娘也是藏民,房费也是100块,不收押金。


佛山乡沿江住宿


D8 (6月11日)德钦佛山乡-左贡县城 320KM


芒康属西藏昌都地区,滇藏线去到芒康,就完成“进藏”使命,进入藏区。所以俗称的“进藏公路”,也都不是通到拉萨,而是以进入藏区为标志。像第八条进藏公路丙察察,以进入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就算进藏。从芒康到拉萨,走川藏线。进入芒康境内之后,在路边护栏不时能看到进藏者的留言,有徒步,有骑行,从留言中的“终于进藏”,还能真切感受到当时他们进藏路途的艰辛。


怒江边,停车前经过重兵把守的怒江大桥


在滇藏线的末段,沿途骑行、徒步者多了起来。想起我的朋友苟哥在骑行新藏线路段,经常有旅行者停下来给他送水。我们在加油站买了一箱纯净水,一路相送。送了一段,发现有小学问。骑行的驼着背囊,一般不缺水,基本没遇到第二个苟哥那样不带行囊轻装上阵的;徒步者刚离开一个村镇时也不缺水,刚补给完;在盘山路段或离开村镇较长距离时,往往缺水。


进入藏区后牛羊是马路上的常客


送水时,我会习惯问他们从哪来。有三个男生从雅安开始徒步,晒的跟非洲人一样。一个男生从昆明过来,还有个男生从成都过来。在后来天路72拐路段,遇到一对香港夫妇,选择从山顶徒步到山脚,车在山下等他们。他们只要了一瓶水,不停道谢。,只写日记。


昆明那位徒步者,身边跟着一只小狗,小狗毛色发亮,精神抖擞。我说,你出来徒步还带宠物,好赞。他说不是,路边跟过来的,跟了一路了。回来后,我经常想起小狗跟在徒步者屁股后面的温馨一幕,想象他们一起共进午餐,不知后来小狗是否掉队了。

昆明徒步者与小狗


进入芒康路段,对面开来三辆小吉。路上第一次遇到吉姆尼,我很兴奋,拼命挥手示意,对方头车鸣喇叭、闪灯向我打招呼。过了我才想起,车窗没开,对方可能看不到我在挥手。天下小吉是一家,几位兄弟如有缘看到这段文字,请再打个招呼。


D9 (6月12日)左贡县城-然乌湖 300KM


川藏线上著名的天路72拐


这位四川老哥跟我一样临出发才买的无人机,在天路72拐带他首飞,一位东北大姐过来问我们是不是摆摊卖飞机的


昨天路过两个县城,左贡、芒康,都在修路,路上灰尘滚滚,大坑连连。川藏线上有个不宜过夜的县城是理塘,海拔4千以上。没想到左贡海拔也在3800米,第一次在这么高海拔过夜,有些不适应。早上醒来头疼,接近中午逐渐恢复。


在滇藏线上堵车时,认识一对天津来的90后小情侣。他们刚好停在我前面,男生也是吉姆尼粉丝,过来找我聊天。两人开一辆北斗星,从天津一路杀过来,用涂改液在车后窗玻璃上一路画上走过的路线。在这之前,两人都没离开过天津,天知道他们是怎么下定决心出来的。一路走过来,开车自驾最多,摩托车其次,然后是骑车,徒步。有独自走,有结伴而行。每位进藏者身上,都带着故事。

天津小伙儿橙子的北斗星


到然乌湖途中,下起大雨。路边一位骑行者在背风处撑着伞用餐,就着矿泉水吃馍,看着心酸又敬佩。想象如果我是他,那一刻应是痛并快乐着。苦虽苦,但幸福,都是自找的。


晚上住然乌湖边上的客栈。晚上12点前,客栈自己发电,电压稳一些;12点后,转成附近水力发电,电压不稳,只够手机充电。这种情况我小时候见的多,小姑娘没遇到过。后来到了阿里地区,她就习惯了。然乌湖海拔超过四千,有些难入眠。


黄昏路过一大片叫不出名字的雪山,下车拍照,此刻充满“在旅途“的画面感


听说油菜花和雪山更配


D10 (6月13日)然乌湖-波密 130KM


早上从客栈沿川藏线往回开,去拍然乌湖。在湖边听一个从上海来的车队说起,附近有个很美的来古冰川,一定要去看看。查了下,往察隅方向30多公里。对察隅本来就有感情,没多考虑,我们开车杀了过去。事实证明,沿着然乌湖这几十公里的路,比川藏线沿途风光更有看头。

航拍的然乌湖


又走过一座修路临时搭建的钢架桥,军绿色材质,看上去很越野很战地。听然乌湖客栈老板说,这便桥昨天才搭起来,我们早到一天还过不来,得在河岸对面住。昨晚我们近10点才找到这条便桥,隐藏在一大片工地中,天黑、路险,在当地人指引下,找了三次才找到。附近的工人说,过10点桥会关闭,我们急出一身汗。

夜里苦找的通往然乌湖的临时便桥


由于大意,放在车后箱四罐煮饭的小气罐,在检查站都被收了。之前有坛友提醒过一定要藏好,一路过来检查站都只登记、没查车,我放松了警惕。气罐被没收后,我很懊恼,露营煮饭煮水的希望落空了。只好安慰自己,大意就应付出代价,这已经算小的,如果是安全大意的代价,则不可挽回。


我们还带了一个汽油灶,就是进入藏区后,汽油也不好弄,每次加油都要登记身份证。在一个私人油站,我求老板能不能给备用油囊加点汽油,老板第一反应就问我,你是不是想在路上煮饭?我赶紧否认,说我车子油箱太小了,一路都提心吊胆的,加点油在路上备用。老板盘算半天,说前面就有检查站,如果你被查出来,不能出卖我,不然我麻烦就大了。我拍胸脯承诺,行走江湖,义字当头。顺利搞到10升备用油,藏在车顶行李箱。一路没用上,也心里舒坦。


D11 (6月14日)波密-拉萨 630KM


在波密住了一间广东人开的客栈,独栋小木屋,此行最舒适的住宿之一。接近林芝地区,藏区小江南,绿化好雨水足,雨下了一整夜,睡眠很好。醒来山间烟雾缭绕,远眺雪山,恍如仙境。

波密令人微笑的小木屋


刚进波密县城时,后面有辆车冲我们连按喇叭,没在意,想这谁这么不礼貌。那车加速赶上来,发现是在滇藏线上遇到的天津小情侣。再次相遇,都非常兴奋。和他们第三次相遇是在波密到拉萨路上,当时通过了一段非常难走的泥泞路,刚转上好路面,发现一辆车在路边打着双闪,老远放着警示牌。我认出这辆北斗星,在他们前面停下来,打算给他们拖车。原来他们只是在路边休整,刚那段路太难走,到路边森林里采点蘑菇放松放松。三次相遇是缘分,我们加了微信,互道平安,继续赶路。


藏区小江南林芝地区,植被丰茂,水流湍急


这是进入拉萨前的最后一天,故事密集上演。在第二次施工管制堵车时,认识一位湘西来的小伙儿,87年,16岁就离家闯荡,跟着叔叔工程队到这边,熬了三个多月,感慨太苦,说快扛不住了;遇到滇藏线上见过的一位北京老哥,京N牌照的铃木天语,跟着女儿女婿进藏,我开了车窗向他打招呼。他也认出了我,很开心地向我们挥手;遇到骑行的女孩,坐在路边草丛中抚摸一只流浪狗。那一刻,她在想什么呢?进藏路上的很多事情,看起来都缺乏传统的价值或逻辑,随性,随心。


今年开通了大桥、隧道,通麦天险成为历史


拉林高速的工布江达到墨竹工卡段还在修,318国道被改道和大货车虐成了200多公里的越野场地,全程泥泞大坑,无一尺平地。原计划一天从波密赶到拉萨,是基于拉林全程通高速,未料想这中间200公里越野耗费7个小时。


晚上9点多,在沿途一个叫金达镇的小镇驻车,吃了当天第一顿饭。环顾四周,这个群山环抱、货车云集的小镇,处处吹着一股新龙门客栈的妖风。我们一合计,感觉此地不宜久留,更不提留宿。趁着饱饭后的精神头,继续赶路。怕什么,还有小吉呢。小吉虽慢,但很可靠。与其在不踏实的地方将就,不如一起披荆斩棘。这种安心感相伴一路,我们夜袭拉萨。

沿途一个令人瘆得慌的“古镇”


这是进藏途中最艰难一天,精力消耗超过香维线那晚。抵达拉萨时,已是夜里3点多。两百多公里烂路,小吉再次以它可靠的稳定性给我们吃了一记定心丸。全程没开四驱,唯一一次有惊无险经历是过一座简易钢架桥,钢桥上用木板铺面,中间有很大的缝隙。前面大车车体宽,轰轰地开了过去;小吉车体窄,走到途中一只后轮忽然陷了进去,情急之下猛踩油门,顺利脱困。过去后,出了一身冷汗。幸好没陷进去,在这深夜的荒野工地中等拖车肯定不好受,之前安装的加强拖车钩也就派上用场了。


D12 (6月15日)拉萨-拉萨


夜晚抵达圣城拉萨,有仪式感,也更难忘。想趁深夜开着小吉到布达拉宫前留影,未果,此行小遗憾之一。另有两小遗憾,想用飞行器沿着河面拍从雪山激流而下的乳白色河水,想在傍晚在一条平直的路上用《平凡之路》的视角航拍小吉渐行渐远的背影,都未果。安慰自己,人生总得留点小遗憾,才有反复的念想。


拉萨布达拉宫广场


一天从波密开到拉萨,高原上的持续野战能力,让我萌生了挑战阿里地区的勇气。昨晚睡觉前,已基本打定挑战阿里的计划。今天拉萨休整一天,筹备阿里线。到铃木4S店检查,小吉外表伤痕累累,底盘毫发未损。买小吉之前很喜欢一个传说,有人开着小吉走完西藏回来去检查,螺丝一颗都没松动。看来,就是这样的。

小吉在拉萨4S店做了全车检查和刹车保养

右后轮胎遭重创


几百公里的越野烂地,把轮胎伤的不轻。尤其昨晚掉到桥缝的那只后胎,被划出一道拇指大的伤痕,这只胎得换掉。在拉萨城转了一圈,没找到普利斯通原胎。把多带的一只备胎换了上去。然后找店洗车,收拾干净再战阿里。一家回民洗车店,男女老少几个人配合好默契,一问居然不是一家人。在洗车时遇到一对走青藏过来的轿车夫妻,说想走川藏回去。我把川藏路况给他们绘声绘色描述一通,给吓回去了。


在拉萨一家超市买足路途的水果,粮草,重新装好车。阿里,我们来了。


D13 (6月16日)拉萨-桑桑镇 550KM


拉萨到日喀则几百公里都还是318国道,没有川藏上的修路,路况非常好。一直到拉孜,在318国道5000公里的界碑处留影。都说人生是一个烦恼接一个烦恼,没有了路况的烦恼,我们很快迎来另一个烦恼。


318国道4999界碑

在拉孜


在途中,我忽然想起波密那间舒适的小木屋,不知下次再到波密时它是否还在。有的地方只有一面之缘,我们2013年曾在香格里拉住过一家“暖山客栈”,一个80后姑娘和她妈妈一起经营的很温馨,客栈院子种满果树和格桑花。今年再回来,客栈已不在。珍惜那些能多次重遇的幸福,也珍惜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美好。


小姑娘在拉萨超市又采购了一批糖果和铅笔,沿途发给阿里的小盆友。在转上219国道不久,在一条岔路上遇到四位小盆友。反应过来时已开出几百米,我们商量一下,倒车回去。给孩子们发糖果、发铅笔,藏民妈妈过来围观,不停地说扎西德勒。小姑娘给小盆友送糖果,我给徒步者送水,成了我们路上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。苟哥说,这是善举,会有福报。

小姑娘与藏族小盆友


在公珠措之前,在一个美丽但不知名的湖边,我们被夕阳映射的湖水吸引,沿着土路一直开到水边。边上停着一辆成都车,我们聊了很久。他们没走到阿里,一车人高反,到普兰折返了。夕阳下沉,互道祝福,各自赶路。


我们就在这湖边聊的


D14 (6月17日)桑桑镇-霍尔乡(冈仁波齐)640KM


又是睡醒才知道,昨晚住的这个叫桑桑镇。原想赶到萨嘎县城,天黑之后跑不动了。沿途看着小镇霓虹灯闪烁,挺有人气,找个有院子停车的宾馆住下。睡醒打开窗帘,外面雪山环抱。一测海拔,4800,难怪夜里头疼。

封面图拍于桑桑镇郊的雪山


宾馆旁边,有个镇中心小学。小姑娘下车发零食,瞬间引来几十个熙熙攘攘的小盆友,让她看起来像个援藏支教老师。人太多,带的一大半零食和文具被分掉了。开出镇子后,被四周的草原、雪山和晨曦,美哭了。在上海说被什么东西美哭,是矫情;在那一刻说被美哭,还打折扣了。

在镇中心小学门口


又开出一段,从小盆友的喧闹、美景的震撼中回过神来,感觉状态不对,头疼头晕一直没缓解。在山坡的背风处小解,迷糊间看远处有一只小动物在看我,不知是小鹿还是小狐狸。实在撑不住了,换上小姑娘开车,我到副驾睡了两小时。后来每当头疼欲裂时,我都会想起苟哥这些新藏线上的骑行者,不知他们这一路怎么扛过来的。


下午拿出体温计,低烧。想起有个上海驴友在阿里地区感冒引发肺水肿去世的新闻,有些心慌,决定沿途找个县医院看看。我们总会祝愿亲友一路顺风,但没有旅途是一帆风顺的。


在仲巴县加好油,跟中年大叔加油工聊起感冒发烧,他说这不是小事,必须赶紧找医院看。我们拐进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,不是人民医院,也不是卫生院,叫“卫生服务中心”。条件非常简陋,大夫给我量好体温、测完血压,说你低烧,有轻微高反,轻微呼吸道感染,还有感冒,有转成肺水肿的风险。我说怎么办,现在能抢救一下吗?他说,如果加重了可以打点滴,但现在不能打,打了会加剧。那我们能继续往阿里开吗?他45度角看了一会儿天,然后看我,说你都走到这儿了,后面海拔也差不多。


在大夫这里找不到答案,也拿不到护身符。离开拉萨已经一天多,往前再开半天就到神山冈仁波齐。但越往前开,医疗条件越差,不可控因素越大。好为难,又不甘心。


D15 (6月18日)冈仁波齐--扎达县 300KM


后来我们决定还是往前走。好多个负面词语在脑中弹幕,赌命?走钢丝?命悬一线?...但都到了这里,没理由后退。人生第一次发现生命不是掌控在自己手里,这种感觉不踏实也不好受。吃了一包小柴胡,晚上测体温,低烧初步退下去了。


神山冈仁波齐峰


中午时分,我们终于看到了神山,在中它是宇宙的中心。很多藏民司机开车到这,看到神山二话不说就下车跪拜。神山关卡有个边防警察,看长相很像中原人,聊下来是拉萨人,分配到这里,也感慨阿里地区太苦了。我搜了下地图,离家已经六千多公里,那一刻有点想家了。

在神山给同事的创业产品Must打个广告


给同事的老牌产品脑白金打个广告


在国道219路边的神山观景台,遇到一辆四川帕杰罗,独自一人,走阿里北线S301过来。有了前期经验,我不问他为何独自出来,只跟他聊沿途景况。他推荐我们走S301回去,沿途有两个绝美的湖,还有数不清的野生动物。我问他札达去不去,他说没想好,本来也打算到神山就往回走。

小吉在神山观景台


神山旁有家中石油加油站,在民警休息室有个长头发的小伙儿,脸黑,像藏民;听普通话,没口音,江西人。出来后加油的小伙儿跟我说,他精神不太正常,每天过来蹭吃的,油站工作人员可怜他,每天给钱、给饭,一次能吃两盆米饭。我想起一句话,“藏区的人脸都很黑,但心很干净。”后来在车上,我又记下一句话,这边见到的藏民、士兵的淳朴,都是天然的,难得的天然;不像我的淳朴,是人工的。


离开神山,该往回走了。想起路上车友的劝告,到了这儿不去阿里扎达,后悔一辈子。扎达有土林,有古格王朝遗址。300公里,两人又一合计,那就走吧,像之前说的那样,“那就越走越远吧”。


札达土林一带的玛尼堆


219转扎达有一百多公里县道,翻山越岭,一路无人区,只在垭口处有个兵站。翻上海拔五千米后突然出现一大片平地,笔直的公路一直通向天际,喜马拉雅雪山在左边的远方一路相伴,小吉像驶入了天空之城,世外之境。此景壮观度与美国西部公路比有过之而无不及,景色的新奇度又是前所未见。期间,遇到三次藏野驴。


傍晚行走在天空之城


在扎达住到阿里地区唯一一家四星级宾馆,有热水有洗手间,海拔只有3700,顿时热泪盈眶。掐指一算,6天没洗头了,又创一人生记录。测完体温,咬牙洗头洗澡,晚上做了一个四星级的梦。


D16 (6月19日)扎达县-玛旁雍错 300KM


土林在昨天傍晚来扎达路上见到了,不用买票,沿途都是,跟美国大峡谷一样壮观。土林与远处的喜马拉雅雪山交映生辉,非常壮观。可惜颜色稍淡,不然应不输甘肃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。


玛尼堆、札达土林与远处的喜马拉雅雪山


边境线上的
喜马拉雅山脉


今天上午去看古格王朝遗址,名气大,但像所有遗址那样,如果不是对历史文化很有兴趣,逗留不了太久。为保存体力,我们走走拍拍,爬到一半下来。遇到一内蒙来的小伙儿,开普拉多,带着媳妇,爬了几分钟就下来了。从这儿开始,我们正式开启返程。


古格王朝遗址


托林寺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


考虑过走新疆回内地,一担心治安,二路途过长时间不够,三是三大圣湖还没看,错过实在可惜,决定沿阿里南线原路返回。玛旁雍措与拉昂措的美,都在去普兰的路上。这一路是继札达天空之城之后,又一次令我们艳惊的美景。恰逢太阳西斜,金光照在蔚蓝色湖面,映衬着湖边白色雪山,小姑娘连声惊呼,把之前所见过的美景都绝杀了。

在圣湖玛旁雍错


然后,就是乐极生悲,经历人生第一次湖边沙地陷车。之前没玩过越野,缺乏经验;小吉一路表现出众,各种烂路平蹚,四驱都没用过;加上一路湖边都直闯过来,没出过状况。在傍晚到了拉昂错(又称“鬼湖”),看着那墨蓝又纯粹的湖水,震惊之余,看到湖边有车辙,没多想,杀过去留张影。刚开进去十来米,陷沙子里不动了。

在鬼湖拉昂措陷车后的留影,边上雪山很像奥利奥冰淇淋


小姑娘有点慌,我特别自信,说没事的,这是小吉,怕什么。来,我们先拍几张照片留影;拍完照,我从容挂上四驱,发现不对,纹丝不动;我说别慌,还带了铲子呢。我拿出铲子,挖沙子。在海拔5千米挖沙子,几铲子下去就喘得不行。挖了几分钟,又开,还是纹丝不动;我说,别慌,我还有办法,到路边拦车帮忙拖一下。等了十几分钟,一辆车也没有;最后,认怂了,打交通救援电话。才知很巧,交通救援方圆400公里都外包给一个商家,就是我们头天在霍尔乡住宿的客栈老板。听出我声音,给优惠200块。800元来了拖车,把小吉折腾出来,拉回客栈,已是夜里1点多。


开了7、8年车,没上过拖车;出发前装的那个加强拖车钩,没想到还是派上用场了。在等救援车时,路边停下一位湖南大哥,热心肠,问我们是不是陷车了。当时十分感动,告知对方已请了救援车,很快到,提醒他别碰这种沙地。


拉昂措的晚霞


坐在回霍尔乡的拖车上,听开车小伙儿讲故事。他跟随表叔到这边做生意,承包了普兰地区救援业务,每天都有故事发生。曾有一辆奔驰G,牛车,车主过于自信,在无人区飙车,在垭口上高速冲入一大坑,三只轮胎全爆。在夜里等了几个小时,他们救援车来到时,跟见到再生父母一样,就差跪下了;有一辆保时捷卡宴勇闯阿里,油品不行,途中直接趴车,给拖回去;有一辆重庆过来的长城哈佛,在回拉萨路上遭遇冰雹,躲避时翻到了路边。第二天我在维修厂拿车时还遇到那车主,问我的车子怎么这么快修好了。我说车没坏,只是陷车了;听我说起路上看到过藏野驴,小伙儿说那家伙看着小其实好几百斤重,他们拖过一辆大巴,撞上了藏野驴,野驴挂了,大巴侧翻到路边。后来他说,你们在鬼湖边上陷车也不冤了,那地方我们这个月都拖了十几辆普拉多了。他说,我教你怎么下鬼湖不陷车。我说不用,我以后再也不玩沙子了。


D17 (6月20日)玛旁雍错-桑桑镇 640KM


帕羊镇是阿里途中一个高海拔中转小镇。我们停在小镇一家川黔餐馆用午餐,老公四川人,老婆贵州人。听她说,,沿途旅游车都停运了。他们街上的房顶都挂上了经幡,。夫妻俩在小镇上每年3万租金租下这房子,开餐馆、客栈,每年在这边做半年生意,再回成都待半年。藏族房东中午过来吃了个盖饭,记账,30多元,消费不低。


藏区的天蓝蓝的天,每处垭口都有五彩经幡飘扬


在阿里路上,跟很多开饭店、开旅馆的人聊。发现来到西藏的人,喜欢谈现在,不喜欢谈过去,尤其是来到这里的原因。也许有一些难以启齿的回忆,或欠债、或私奔。另一种是谋生计的,像当年闯关东。内地生意越来越难做,这边竞争小一些。那天拖车的小伙儿说,他打算等这边业务稳定之后,雇人看着店,他跟表叔到内蒙古再看看,找找新的机会。


他表叔也是湖南人,几年前来到普兰,白手起家,如今生意已经做的很大。把当地交警、民警,方方面面关系都搞定了。关卡的民警会向过往车辆推荐他们的客栈;方圆400公里的交通救援,他们也给承包下来了。


夏季飞雪


回桑桑镇途中,过了萨嘎县之后,路上遇到几座雪山。看起来刚下过一场大雪,下车在路边就能摸到,白雪覆盖了草原,夏季奇观。


D18 (6月21日)桑桑镇-曲水县 480KM


在接近日喀则的一家中石油,加油站的小伙儿认出了小吉和我,问我有没有转神山。我说时间和体力都不够,但一直去到札达才回来。我眼看着旁边一个拿着油桶给摩托车加油的藏民,笨手笨脚地把汽油浇到了他鞋子上。他很淡定,也不生气,说经常这样,月底再洗一次鞋子,要用洗洁精才洗得干净。


在日喀则看见彩虹,据说会有好运


藏区民风淳朴,性格简单、含蓄,活络的内地人到这边做生意有优势。过了拉萨之后,民风都特别淳朴;尤其到了阿里地区,听当地人聊,这边不仅没有抢劫、偷盗,连吵架都很少见。在扎达遇到一位老民警,是昌都地区调过来的。问他是不是喜欢昌都,环境要好一些。他说更喜欢这边,扎达虽然条件苦,但过的比较随意、简单,昌都那边人性格太火辣了些。


在日喀则给部门小伙伴买土特产,逗留了一下午。时间过的特别快,四个小时在寻找牦牛肉干的途中一晃就过去了。后来想出一招,出了青藏线上高速之后,遇到服务区就在超市买土特产。我们回到上海时,给小伙伴们搜刮了好几个省市的特色小吃。


藏区一头憨厚的小牦牛


D19 (6月22日)羊卓雍错--纳木错 320KM


羊卓雍错一直阴天,赶巧出了一小会儿太阳


昨晚为了看羊湖,夜宿羊湖附近的曲水县城。在离拉萨几十公里的地方,条件如此之差,令我们惊讶。羊湖我2009年来过,没留下特别记忆。上午看羊湖,看完往纳木错赶。赶到纳木错时,已是晚上8点多。趁还有点光,在湖边抢拍了几张照片。在湖边转了一圈,我们决定在这留宿,争取早上看日出。


住的客栈很有特色,有个藏族风情的大厅,兼顾了餐厅与扎堆会客的功能,摆放着十几套藏风浓郁的大座椅,至少能容纳上百个故事。大厅里有好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白腿姑娘。我跟兄弟T说,你不在好可惜,她们脸上都写满了寂寞、渴望等象形文字。


在纳木错


D20 (6月23日)纳木错-沱沱河 650KM


纳木错开始进入返程的青藏公路。过了拉萨之后,路边很多油菜花,与青藏公路相衬的也很是好看。纳木错海拔4800,醒来比在阿里地区更难受,不知是不是昨天又着凉了。起来照例先测体温,又有点低烧。拼命赶路,尽快逃出高原地区。青藏线路况好,但海拔高,天气恶劣,沿途两度遭遇小冰雹。


从进入阿里低烧开始,这些天感觉命不是自己的。掌控在上帝手里,不知什么时候会被召唤。一路提心吊胆,直到回到拉萨境内,才感觉稍有保障了,有突发问题也能送医院抢救;回到西宁,海拔降到2千之后,长出口气。出了高原,命回到自己手里,这趟旅途算圆满了。一路虽有惊无险,回头想对阿里地区条件估算不足,以为通了公路就万事通,没想到赶上感冒发烧,过于鲁莽了。


海拔高的地方确实伤身体。在阿里地区住了几晚,海拔大都在4800以上。晚上能睡着,就是醒来头疼,流鼻血,每天基本要到中午才能缓过来。回到内地后,身体各方面自然恢复。也难怪那些过去谋生计的人说,不能在阿里长待。


宿沱沱河。过了沱沱河就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,期待明天能看到藏羚羊。

在青藏线可可西里段


D21 (6月24日)沱沱河-德令哈 750KM

过唐古拉山口


青藏线的可可西里段,景色堪比阿里。路上看到藏羚羊,藏原羚。离公路有点远,几百米,长焦也拉不过来。小姑娘在可可西里搭起小帐篷,留下生态肥料,自己用铲子挖坑填埋。


一路上使用率非常高的小帐篷,留影于川藏线


下午在不冻泉停车吃饭,遇到一家从北京过来的路虎揽胜,女儿女婿带妈妈进西藏。看那位妈妈气质想起了我妈,给他们讲了沿途各条线的路况。今天走完青藏线,夜宿德令哈,青海西部一个非常干净、安静的小城,不知下次再来是何时。

过昆仑山口


D22 (6月25日)德令哈-甘肃天水1050KM


今天状态很猛,从德令哈一直干到甘肃天水,超过一千公里。夜宿天水,又是在手机地图上随意戳出来的。之前很喜欢的一部电影《周渔的火车》,里头提到过这地名。夜里有一段高速修路,把两边车流并到一条高速车道上。吓人的是要过一条4公里长的隧道,对面方向大货多,堵的严严实实,我们这边停停走走,4公里隧道感觉像走了40公里。在这夜里,我忽然萌生了高原发烧的那种不安、听天由命的感觉。堵在这么长的隧道中,万一突发事故、火情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天水一家好吃的兰州拉面


D23 (6月26日)甘肃天水-河南南阳 750KM


跟昨天比,今天状态差了些。原计划赶到河南信阳住宿,为最后一天路程留出富余,天黑后到南阳就跑不动了。就宿南阳吧。晚上酒店的保安老伯,看到小吉过来搭讪,问题很细,价格、排量、油耗、通过性等,我一一作答。后来他总结说“我很欣赏这车子”,我表示感谢。


夜宿南阳


D24 (6月27日)河南南阳-上海松江 980KM


最后一天,再次日行千公里。途中服务区遇一辆浙江牌照的普拉多,车主在休息站用气罐煮水。休息站有供应免费开水,看来是带的气罐没用完。想起我们在进藏途中被没收的气罐,有些心疼。车主过来打招呼,问你们是不是也从西藏回来,看你们这装备很像。夜里十点多,顺利抵达上海松江。


于拉孜某垭口


关于车况:

一路遇到的藏民,都非常喜欢小吉,凑上来先问两个问题,一是多少钱,二是哪里能买。在芒康县时,,我一开始以为要化缘,结果他是对小吉感兴趣。1万3千公里走完,有大几百公里是烂泥、搓板路。小吉一路有5、6次以时速60以上过坑,以及数次前轮飞起落地。出发前,给小吉加了分动箱护板,和一只加强版前拖车钩,基本素车。结论,小吉慢,但很可靠。只是不适合玩沙子。


小吉于玛旁雍错


关于路况:

川藏线原可以走轿车,拉林高速中间段修路,200多公里越野,非常虐车,这阶段轿车不适合走。城市SUV可以走,但伤车,承载式底盘,对车架、底盘伤害都很大。过垭口后不时能看到车子爆胎。小吉原配普利斯通还不错,听天津小伙儿说内壁厚,耐刮。那只后胎被刮成那样都没爆,给好评。青藏线、新藏线,全程柏油路,只有极个别路段临时修路,唯一挑战是高海拔。


大修的318一路多这种路况


关于加油:

青藏、川藏、滇藏线,平均100公里有个油站,阿里地区最远距离在200多公里。小吉40升油箱偏小,在油箱过半时加满,可保无忧。前面提到备用油囊加了10升油一直没用上,回到上海才给灌上。


札达地区的简易加油站


关于住宿:

阿里地区自挖井,自发电,条件艰苦,多无独立洗手间或热水;滇藏、川藏线上住宿条件还不错;青藏线类似阿里,海拔高条件艰苦。


纳木错一家非常有人气的藏风客栈


关于高反:

海拔3千以内常人没反应;海拔过了4千,白天问题不大,晚上睡觉难受。最好开着窗户睡觉,增加供氧量;海拔接近5千,睡醒基本要头疼半天,流鼻血也难免。肺水肿主要因缺氧引起。坚持吃红景天,不舒服时吸氧,别硬撑,尤其如果有小感冒。如果发烧,尤其超过38度,千万别硬撑。


航拍小吉


后记:24天,每天只吃一顿饱饭,每天开车十几个小时,加上肺水肿的威胁,回来一称瘦了十斤,体重一下回到十年前。瘦成难民,黑成藏民,活着真好。开车跟跑马一样,与意志力密切相关,每个人都有潜力可挖掘。但细想会心有余悸,以后夜路能不开就尽量不开。去年从美国回来,见识了资本世界的大千世界和大好河山,感觉这辈子没白活;从西藏回来,圆此心愿,感觉此生无悔。感谢我的领导神汤,宽量我的假期;感谢我的搭档伙伴们,顶住了近一个月工作;感谢我的小姑娘,一路遭受紫外线过敏、脱皮三次的煎熬,全程陪伴;感谢自己,跟随内心,大胆前行。


我们

2016.7.3 上海松江

我要推荐
转发到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