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订合同的主体,就是谁与谁签订合同的问题。签订合同是一般来说是交易的开始,就如同结婚的领证,和谁结婚是慎重的;和谁签订合同,也是有风险的。在风险、纠纷出现时,我们律师在审查时,发现要追究合同的另一方,在对主体进行判断时就犯难了。
一、和不存在的主体签约
这种情况,容易发生在对方是法人的交易情形。公司法及工商法律法规均规定以未经注册登记,不得以公司之名进行经营活动,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却很多未进行注册登记但以公司名义经营的主体,一旦发生纠纷,无法追究不存在主体的责任,现在的大数据应用非常方便,可以在手机中下载“天眼查”、“企查查”等应用,输入名片、合同中的主体名称,非常容易辨别与你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存在。
二、和被吊销的企业签约
被吊销的企业,原则上不能经营,等着他的只有注销的命运。与吊销企业签约,就如同一个人与植物人结了婚。现在有一些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件,经常会遇到一些被吊销的企业的资产处置问题、投融资与并购问题,但是这些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法律上的处理,在做好十分的法律风险防控措施后,确实有巨大的收益。但如果只是与被吊销主体进行常规的经常,有可能涉及到被吊销主体违法经营,我们不建议与被吊销主体发生交易关系。
三、和没有法人资格的机构签约
没有法人资格的机构,与“不存在的主体”是不一样的,没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是客观存在的,如分公司,采购部,其中,有一些甚至可以领取营业执照等,如分公司,这些有权签约。但是,有一些内部机构,如“采购部”、“事业部”、“某车队”等,与其签约就需其上级有资格的法人主体进行授权,否则在产生纠纷的时候,尤其是向这些内部主体进行追究的时候,很可能会遇到其上级有资质的主体拒绝追认的问题。
四、和没有资质的主体签约
在一些特定的行业,是需要经营的主体有资质的要求,如建筑施工、危险品、运输,与没有资质的主体签约从事经营活动,有可能会导致合同的无效。合同的无效对各方的交易影响非常大,甚至根本不受法律保护,因此,对一些特定行业的资质应在签约时进行审查。
五、签约时务必注意几个细节
1、务必要求加盖公章,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务必签字,并互相留下主体资料信息,包括营业执照与身份证复印件,以免相对方的公章被人盗章,找不到具体的签署人。
2、如果与自然人签约,务必留下身份证复印件。因为在追究责任进行起诉的时候,被告的身份证是必要的,。另外:建议各方均捺指纹手印,我们碰到太多到法庭的时候,一方签字人否认所签笔迹,除了拖延法律程序之外,还可能会碰到笔迹鉴定事故,明明你看到张三签的字,也是有可能鉴定不是张三签的。所以,尽量各方留指纹。
3、用正常签字用笔。听说有一种自然谈化的笔水,诈骗犯用他来签署合同,这不在我们讨论的正常签约范围,但是,确实看到过用毛笔、软笔等签约的,此时最容易出笔迹鉴定事故。因此,务必用正常的签字笔进行签约。
合同有风险,签署需谨慎!签署合同为了赚钱,不被合同搞得人财两失,就需要做好合同风险控制的第一步——合同主体审查。
(上述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)
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